悉地: | 美好 |
天赋: | 生气勃勃 |
阴影: | 失序 |
编程伙伴: | 第2基因天命 |
密码子环: | 火之环(1,14) |
生理学对应位置: | 肝脏 |
胺基酸: | 离胺酸 |
湿婆神之舞
很久很久以前,或许是亿万年之前,在一块已成神话的土地上,一位年轻人坐在巨河旁,做着深邃的白日梦。虽然这条河今日不复存在,但从后人传述的传说中,我们知道它的源头或许就是那条流过现今中国中部的长江(Yangtze River)1。这位年轻人凝视着江边那迂回、轻柔地拍打着脚的波浪来去,突然间,一只祖母绿宝石色的小乌龟,从水中昂然现身,来到男子身旁一同轻松观照。
好长一段时间,乌龟也好、年轻人也好。谁都没出声,直到年轻人显然抵达某个重要的宇宙顿悟端点,他朝着那带有大量奇妙象征的小乌龟喊叫:「啊,小家伙,这一切到底有什么意涵呢……?」
出乎意料地,那只乌龟旋转了半圈,漠然背向年轻人,继续慵懒而沉默地晒太阳。
年轻人专心地凝视那小生物的背,看着相互接连的精细图案,盯着在春阳底下变干的壳板。在他凝视时,奇异的事情开始发生——他观察得越多,对于他所疑惑的问题本质就了解得越多。他将自己全然交托于当下,专心致意盯着乌龟背部。慢慢地,几乎无从察觉地,万物开始消散无踪——先是乌龟消失,然后是宇宙,最后年轻人自己也不见了。传说历经了几个小时后,男子终于回神,而乌龟早就离去。
从此,人类拥有理解宇宙万象的工具。从乌龟这低微的生物背上交织的图案所发现的工具,历经岁月的验证,成为人类史上最深奥的知识,就是「易经」。
中国易经是史上最伟大的灵性书籍之一,是数千年前的中国传奇皇帝——伏羲氏所写,易经封藏着编绘了四季与生命循环的二元性密码。在书里,生命的更迭过程以六条爻线的简单编码划分,爻线有阴有阳,互相交叠出64种组合。而第一个被呈现的原型,是六条阳爻构成的纵列,也就是我们知道的易经第一卦。这个原型可以说是宇宙万物生命的主要密码。而与之相对的第二卦,乃是六条阴爻结构的排列,它被视为指引宇宙万物生活的主要法典。进入自己 DNA的旅程的这个开端当中,蕴藏着所有的伟大秘密——二元动能的奥秘。关于易经、也包括生命,在开始旅程的这个当下,我们会发现到的另一件事是:女性永远是主导者!当你益加深入基因天命的神秘内涵,便更能理解这个女性主导状态的真正意涵。
易经是一面精确验证基因编码的镜子,也能确实将64个原型归纳进4个根本原则。这些原则全记录在易经序列的开头与结尾——亦即第1、第2基因天命,与63、64基因天命。这两组基因天命,几乎可说是这本伟大书籍的序幕与结尾。基于这4个原则或梁柱之上,生命得以建构。
第 1 基因天命的低层次频率——第1基因阴影——能够以「熵(entropy)」这个字做完美诠释。关于熵的简单定义是:
「封闭系统中的失序无用能量程度。熵越多,代表可以运作的能量就越少。」
当代物理学和热力学的法则都基植于熵的根本感知定律。据我们透过脑袋的所见所知,宇宙似乎有一种独特的趋势倾向——亦即凡事总会从秩序走向混乱。第1阴影让整个星球持续存活在熵的失序低频状态——所有文明好像都被掩盖于其中。我们没办法单凭脑袋来处理熵的状态。这也是我们的重大困扰。普遍来说,人们并不太接受自己,当你甘于让熵来主宰你的感觉时,那个能量频率就会变成一种很深的麻木或阴沉沮丧感。熵实际上就是「爱」的对立状态。
如果说我们从这两个最初的基因天命能学到什么,那就是「二元性的本质」——也就是说,没有相对的极性(polarity),生命不可能存在。基因天命的核心概念里,意识的范围介于阴影极性(Shadow)和悉地极性(Siddhi)两端之间。它们赋予彼此生命。熵是黑洞,相对于创造力的白洞,而第1基因天命就是创造力。驾驭创造力的秘密就在第1阴影里。事实上,在本书中,每一个基因天命的秘密,都得透过驾驭并接受潜藏于64个基因阴影里头的那些能量获得。只要掌握这两个基本的基因天命的真相,你就算是真的准备好迎接即将到来的旅程了。
生命出现熵有什么意义呢?就像先前提到的,对人类来说,熵是种麻木感,而这种麻木其实是相当丰富的意识型态。首先要知道的是,熵是化学作用的状态,其次,它会突然出现,只要接受并全然地包容它,熵也会倏地消失无踪。在我们栖身的宇宙,熵和创造力永恒地舞动着。许多的神话都记载了这种舞动——印度神殿中的湿婆神(Shiva),訑的舞动神韵就同时包含了生命的摧毁与创造意涵。
不管藉由人类几千年历史中的哪一套理论,我们都无法明确得知什么特殊时候人类会感到阴郁、哪些特定日子会觉得开心。就像是外头有天气变化,内在也有阴晴风雨,而存在于每个人内在的天气型态皆异。这些内在的天气模式本质都无法预期,我们大多数人也都为此挣扎、与之奋战。感受到体内的创造力时你会很开心。当你觉得内在是无序的熵状态,就高兴不起来。这个生命中持续交互运作的能量,让你希望仓咏保开心、避开阴郁灰暗面。在你的本性中有着一个巨大的裂痕,这会将熵的真实能量扭曲成沮丧抑郁。
当你觉得单调无聊、悲伤或情绪低落时,第1阴影就会现身。阴影是身体进入的某种化学程序,如果你打算要理解掌握它,赋予合理的解释,甚至做出试图修正的糟糕行为,这个自然的程序就无法俐落完结。如果你打从心里抵抗阴影状态,你可能会遭遇到的重大危险是:过程中不停受阻、让自己困在挫折感里动弹不得,因为第1阴影触发的化学程序可能会引发沮丧。大多数的沮丧,都是因为我们拒绝基因制造出的某些阴影频率。依据你的个人基因特质,你也许会比其他人更容易感到低落,但也可能不那么容易有这种感受。普遍来说,你的创造力特质越多,受到这种抑郁化学反应的影响就越深。
熵也可以说是一种真空状态。你的系统在充电,所以你体内的能量就会撤离,进入静止状态。你可能会因而有所感,但也可能变得缺乏感觉或热情,这其实会营造出让某种特别情况发生的细致环境,但前提是你得有耐心允许这个程序运作。这边所说的特别情况,就是创造的过程。换句话说,你的低能量表示体内正孕育着某种模糊不清、还无法明辨的东西。当这种模糊状态转变、进入到外显阶段时,你就能看见这个过程的真正意义。所以,生命的低潮时光其实非常特别,在为了让你体内的种子开始发芽成熟的这段时间,通常你必须只身独处与离群撤守。过程中会带来干扰、影响的最大敌人,就是自己那颗提出「你是有什么毛病?:质疑的脑袋瓜(有时会是别人的脑袋)。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些情况,假使你试图想透过智力去厘清理解,那么,第1阴影的「熵」和第2阴影的「错位混乱(Dislocation)」基因编码搭档,或许会更加恶化心智的动荡纷乱。虽然是题外话,但第2阴影有着「为你的焦虑加柴添火」的倾向,会使你觉得每件事都没办法和宇宙整体同步。
第 1 基因阴影使得人类这个物种没有办法真正发挥创造力。这是因为每个人仍然处在经历集体抗拒、否定熵的本质的时期。这个阴影只能在个人层次被解决与接受,需要具备勇气、耐心和信任方能超越。如果突然发现自己茫然迷失,最佳的因应方案就是保持静止,允许这样的状态温和地穿越你的系统,尽可能让脑袋别去注意它。对于生命本质中的熵,能够好好接受的话,便得以解开当中真正的潜能,久而久之,你将永远超越这样的低能量状态。
压抑的天性——抑郁
阴影的内向天性必然会导致沮丧。根植于「恐惧」的崩溃心理,会引发情绪冻结在低下的频率,这就会让人沮丧。生理系统一旦被恐惧控管,就开始将更多能量从人们的生命表层抽离。这些情况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些可能会永远持续,其他的则是零星发生。有些会让人卧床不起,其他的或许就是单纯让人眼神变得黯淡、丧失光采,一旦抑郁状态定型,想要有所突破,能依靠的只剩自己,外来的帮助无效无用。这个人得只身面对造成沮丧的恐惧,转换掉自己在所有层次上的那种态度频率。
反动的天性——发狂
第1阴影的反动面会显化为「发狂似的冲动」,不惜一切代价逃开自己所感觉到的状态。他们不会把门关上,试着独自面对熵并从中取得平衡,相反地,这些人会马上增加和他人的互动与联络。他们疯狂努力着想要抑制内在正在运作的一切,会投入一些狂野的计画,或者就是困在单调无聊的生活模式里,这些发展都会飞快地耗损健康。因为采取与身体化学反应完全背道而驰的行动,这些人让自己陷入危机。这种「逃离所感受的一切」的冲动,为他们的身体带来各式各样的问题、毛病,但其实只要用对方式,他们根本不必经历这些麻烦。
忧思之美
最古老的神话传说中,生命的第一个显化是光(light)。旧约圣经创世纪提到「天使的号角声创造了光」,光的意涵就此长存西方人的心灵。在光的概念基础下,第1天赋展现为「宇宙的创造性能量」。另一个常见的神话版本中,光的出现则是因为上帝大声喊出了「让那儿有光!(Let there be Light!)」我们将光与声音这两个本质原则揉合于第1天赋。至于「火」这代表创造力的第三个重要象征,也是前述两原则的集合体。火或可说是最伟大的创造力原型,因为火不只带来毁灭,也带来转换。在第 2 基因天命为你指出人生的真实方向时,它的编程伙伴第1基因天命则提供了强而有力的干劲,协助你达阵。当一个人能俐落穿越自身的低频化学程序,就能重写神话——让光从黑暗中突然窜现——就好像被施了魔法,低频的能量场会转换成可以带来喜乐体验的状态。喜乐跟哀伤都是无法预期的,而一旦喜乐到来,你就必须有所展现,特别是透过声音或你的艺术创作。第 1 天赋被称为生气勃勃(Freshness)的天赋,实因为从麻木无感的化学能量场浮现的,绝对都是崭新的鲜活事物。每一个基因天命涉及的字都非常独特,比如说,生气勃勃这个字和新奇(newness)就有所不同。生气勃勃一词展现了生命力,仿佛某种内在之火正在燃烧。这确实是人们藉由第1天赋展现自己的方式——宛如被来自异世界的某种光环所围绕。
第 1 天赋能够在一些小的组织编制里展现惊异奇迹。透过这个天赋提升自身的频率,你可能会被旁人指派为领袖,好像你天生就是这块料。于此同时,你却会发现自己其实并不怎么情愿担任领导角色,因为对于「被他人追随」这种事你毫无兴趣!第1基因的鲜活天赋真正想要的,是透过你全然地展现自我,接着好好欣赏自己对他人造成的影响。当DNA里的这个天赋觉醒时,你就会知道自己将自动自发地向身处的团体里的人们投注生命与光辉。
基于这样的缘由,第1基因的设计在家庭、小组织或亲密团体里特别突出。生气勃勃这种天赋需要正确的环境来萌芽开花——得有些心智开放的人,能在你需要时提供必要的舞台,当生气勃勃的能量释放出来,你所创造的影响也已经被感受到,你通常就必须尽快撤退,才不会让你已经释放的力量腐坏。箇中奥秘和「鲜花凋谢得快」这个常识一样——你的光可以渗入任何团体,带来灵感、鼓舞与欢乐,当然你的忧郁能量也会公平地被带进同一个组织。
创造力从来就不受控制——这个不朽真理支撑着生气勃勃的天赋。该来的时候它就会出现,它不在这儿的话,除了放轻松等待,你没啥好做的,而透过「火之环」这组基因环配对,第1天赋结合了第14基因天命的「妥协(Compromise)」阴影特质产生化学作用。在你的创造之火燃烧时,每个人都想凑近同享你的温暖与鼓舞,但当火焰一闪而逝,你的存在感就变得稀薄。假使你因而想透过意志力、重燃创造力之火,这种尝试势必会因为自己和他人之间产生的巨大妥协让步而告终。对你来说,生命要不就是全力投入,要不就是彻底休息。
如果你的生命带着这种创造性脉冲特征,或许你藏于第1基因天命内的特质就有启动。也就是说,你是能「透过创造性历程中那不可预期的力量来消融第1阴影」的鲜活实例。你的真实力量就蕴含在「与自己独处」、「信任自身的独特力量」以及「专属时机」的能力之中。你投身潜入一个个黑洞,带来了一段段令人惊奇的旅程与富含深度的创造力。生气勃勃的天资特质能为世界带来某些前所未见、而旁人也无从复制的鲜活事物。
这本生命之书所介绍的,关于藏于你体内的第一个基因天命,是致力于创造的设计,它为「人类是一个完全的整体」带来意味深长的有力表述。我们 都带有「克服内在阴影状态」的设计,自身的天资才华得以显露,也能将我们的灵性精神带进世界。透过个体的创造力,这星球上所有的灾难和负面消极模式终将不复存在。这是生气勃勃的真正意涵——成为航行于创造性过程的无暇船只,进化因你而发生,并找到抵达终极的爱、美好与合一的永恒状态。
普罗米休斯盗取的天火
如同先前所提,第1天赋源自于光与火的力量。在悉地频率,光代表一切的存在,透过个人的觉醒,这耀眼的光成为我们所称的「美好(beauty)」。美好是生命的理由,而生命是美好的道理。作为宇宙四大支柱之一,每当这个悉地在某人的体内开花,他的生命就成为「将人类转换为合一状态」的象征。因此,在基因矩阵中,第1基因天命的重要性甚至在天赋频率就已经彻底展现。
对于第1、2、63和64这4个稍早提过的根本基因天命,其最高层次状态所代表的神性原型,因为不同的解读衍生出相异的文化,并以各式各样的神话故事和神殿样貌具体呈现。犹太教将这4个本源能量,化为世人熟知的「四神兽(Hayoth Ha Kadosh)2」;用来称呼上帝耶和华(Yahweh)的4个希伯来字母(tetragrammaton,即YHWH)同样源自这4个元素。古老的诺替斯教(Gnostic)3传统会虔诚膜拜这四大元素;美国原住民把它们理解为四方4;而埃及人则将4个元素刻进了狮身人面像。至于64基因天命的楔石——中国易经,则是以支撑宇宙整体生命根基的八个众所皆知的要素为基础,化做四对双字组(bigrams)作为这门学问的根本。这4个原型的原则,在遗传学上就反应成4个碱基(base)——藉由这4个关键字母5,创造了基因语言。
依据上述的所有关联性,我们知道第1悉地对于人类整体有多重要。 64 个基因悉地各有一可信赖的编程伙伴,人类的第1悉地是「美好」,其编程伙伴就是第2基因的「合一(Unity)悉地」。美好就在合一里。当一个人能理解并实现「和整体相结合」这样的前提,真正的美好就会发生。但和谐或一体并非我们想像的那样。合一的美好在于它是如此自然而然,以致于无法被完整表现。关于美,每当被表达时,都会产生误解。想要了解这个悉地状态的唯一方法,就是为它而死,你得为了美好而死。当人类看着某事或感受某物,并脱口说出「这好美啊!」时,我们就是在切害划界、我们就脱离了合一的境界。就算它显然地反射出某些低层次的美,但那并非真正的美好。
当第1悉地从你的内在现身,宇宙万物就都经历同样的美好与鲜活。就算是阴影状态也是美好的,在美好之中,没有什么独立于万物的合一之外。万物在一体里都是独特的创造性展现。一个个事物都光芒四射、各自的独特本质盈满,于此同时,万物实则共享着同一个源头。纵使你内在的美好之火燃起,你也无法真的成为别人的老师,因为你已经没有什么可以传授他人。你怎么可能教导「如何经验『美好』」?这把美好的火焰,我们只能拥抱它、信奉它。因而,命运留给你的课题就是:好好活出自己的生命,成为一个典范,示现有朝一日人类终将成为的模样,而关于美好,你所展现的形式,也会成为人们的共同未来的一项证据。透过这个方式觉醒,即是要化身为对于人类的巨大启发。在过去,这类人大多因为与众不同而历经极大的苦难折磨。他们的独特与美丽,引燃了群众嫉妒与否定力量火焰,给自己带来了危险。
真正的美好是空无的。关于美,无从理解也无需感受。它根本不存在——这是美的矛盾之处。能谈论、复制、分享的都不会是真实的美。美是独特而无沃说明的。美是人类形体的合一表现。在较低的频率中,我们只能透过光线或声音来领略美——也许是一张漂亮的脸,一次美丽的日出,或一段美妙的音乐。我们对于美的概念总是根植在具象的存在,而非美的缺乏、不得见。真实的美好和「不存在」有着更深切的关联——像是黑暗、像是寂静,纵然如此,这些词汇也无法触碰到美的核心本质,因为它们都根植于二元世界里,有相反的事物可比较、有相对立的言语可以形容,这就不是合一、就不是真正的美好。
对于寻常意识而言,美好悉地的境界是费解难懂的,毕竟不管结局如何,它只能凭借「无所妥协地活出独特性」而展现。因此,这个悉地好像永远只会出现在神话故事,也经常被归类在神性层次,而非人们可以拥有的特质。宛如被普罗米休斯盗下人间那带有创造性的天神之火,只有少数人有勇气敢冒死触碰。在我们的宇宙中,这是最初的阳性创造力,它化身为湿婆神的大阳具,如同所有伟大的文化中都有的男性繁殖力符号。讽刺的是,这种美好不知怎地,变成存于外头某些好像我们得拼命渴求、却永远无法在生命中真正获得的东西。事实上,美好是我们的天性本质,它就在那儿,就在当下,存在于我们每个人之中。在我们绝对的平凡与绝对的非凡里头,总能发现这样的矛盾。
你可以回想关于第I基因天命的阴影频率「熵」,能量在那个失序场域里不停从秩序化为混乱,而在悉地层次,频率则会被抹除、被超越,我们会发现自己处于「同向整合(Syntropy)」的恒常场域。整合意指能量可以无边无际地来去移动,意识洋溢在四处,且合一带有秩序与爱。当这个内在的神性之火透过你的DNA释放,你便拥有神奇的能力。火之环这组基因环结合了第I 基因天命的美好悉地和第14的「慷慨/富裕(Bounteousness)」基因悉地。这代表创造核心的能量起源和其存在目的——要创造永无止尽的美好,并能永远觉知这不会止息的美丽。
原文Yangtze River直译虽是扬子江,但此乃是国际对于长江的通用名,扬子江实际上是长江下游从南京到长江口这一段。 ↩︎
Hayoth是犹太教里的四神兽,也是四福音作者的复合象征。他们长得像人但有牛脚和牛尾。有四只翅膀,翅膀一对在前、一对在后。每个人有四张脸,正面是人脸,左边是牛脸、右边是狮子,后脑是老鹰。圣经里也出现过四圣兽。 ↩︎
诺替斯教亦称「灵智派」、「神知派」。是罗马帝国时期地中海沿岸诸多神秘主义教派的统称。 ↩︎
美洲原住民的四方即为东南西北,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地水火风,也有各自不同的象征意涵和代表动物。 ↩︎
DNA是很长的分子链,由四种碱基组成,分别是腺瞟昤(A,adenine)、鸟粪票昤(G,guanine)、胞嘧啶(C,cytosine)及胸线嘧啶(T,thym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