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基因天命 自在快活

第10基因天命 自在快活

悉地:存在
天赋:自然
阴影:自我偏执
编程伙伴:第15基因天命
密码子环:人性之环(10,17,21,25,38,51)
生理学对应位置:胸部(心脏)
胺基酸:精胺酸

第10阴影——自我偏执

自我如迷宫般的曲折弯路

第10基因天命是人类个体的重要基础之一,它的本质及波频,都指向了人类所有议题中最深远的其中一种概念——「自爱(self-love)」。这个人体内难以形容的力量,以第10阴影启始生命,持续聚焦在你专属的周遭环境,也就是你的身体。这是人类染色体组中最原始的面向与原型之一。这个基因阴影频率强化你的全数生命力,并促使这个力量朝内发展,长远来说,这让第10阴影成为64个基因阴影中,最神秘的存在。个人迈向觉醒与超越的旅程,因为这个基因阴影方能真正展开。然而,这个基因的向心力却将你对周遭存有的关心与注目排除在外。对早期的原人而言,第 10阴影能确保个体的生存安危,因为它优先关注的是自身的躯体安全。但对人类这个物种来说,看着一个人把她或他的生命交付给别人或一个更高的缘由,就是在见证第10阴影「将自己摆在首要」的此一主要目标被超越与突破。

身处当代世界,第10阴影仍旧在集体层次上掌控着我们,尽管它在今日所展现的是「觉醒」的迹象。第10阴影的重要性在于个人层面,那可能既是福分也是诅咒。个体的差异性正是进化的基石。人类如果不去探索自身的个性与独特性,就无法超越自己,也不可能将社会推向更高的境界。所谓的福分,就是我们越允许自己展现出独特的差别,就越能像是合一的整体般让生命运作。这是人类矛盾中最美妙的其中之一——唯有藉由我们的真正多元性,才能促使自身的合一。但有许多的力量与进化相抗衡,这力量都来自内在,使我们无法经历到自身的真实独特性。第10阴影的编程伙伴是第15阴影的「索然(Dullness)」,因为第15阴影隐藏着对「与众不同」的恐惧,它会在集体层次压制你,将你关机。第15阴影让我们像旅鼠一样跟着群众行动,使我们甘愿掩埋自己的独特性。

第15阴影将你的注意力,从自身的独特性转向关注其他事物,第10阴影则产生了相反的影响——它让你沉迷于自己的独一无二,只想着如何找到并追随自己的独特性。于是在今日世界,我们能看到人类的两种主要典型——有些人随众而生,有些人则为了想摆脱群体而不计代价。第10阴影不会、也无法关注自己以外的任何人。因为这个阴影,你变得自我偏执,你不再看见或听到身边人们的感受。这会造成其他人非常难以和你产生连结,即便你或许会自认自己能和他们有所互动。就算你可能拥有许多的情感关系,但事实上,在精神层面你真的没有太多空间可以容纳他人。你用自己的主观投射场来看待万事万物,这种缺乏客观性的视野只会导致一种结局——为你的一切情感关系带来浩劫。

透过第10阴影的镜头,你望眼所及的只会是那些你想要改变的人。且接下来你会发现:要你接受其他人的独特性,实在天杀的难。在心理学及精神医学中,这种自我偏执称之为自恋(narcissism),在调节变项(moderation)中,这被认定是健康心理的一种本质成分。然而,在阴影频率下,就像自恋一词的 奋来由传说1,它会让人类永无止尽地困在自己的反射之中。讽刺的是,你越是习于让自己依从低层次的自我,就离你的高等自我越远。

第10阴影的自我偏执受到恐惧驱策,这个无意识的恐惧非常特别——害怕丧失自身的特性。这是人类最深沉的恐惧之一,此种恐惧迫使你进入一种试图找出「我是谁」的模式,你希望借此或许可以寻得某种对于生命的不变定义。「探索出你的真实特色」的需求,是一个相当大的追寻。如同举世闻名、铭刻于达尔福(Delphi)阿波罗神殿门口石头上的预言——「认识自己(Know Thyself)」一样,那是一趟永恒的自我认识之旅。不过,在这个阴影层次的低频中,对于自我认识的探索变成一种偏执,反而让你无法定义出自己是谁、什么才是你。你那想要摆脱恐惧的渴求,创造出没有终点的旅程,或许途中充满戏剧性与历险,但到头来你还是无法与自己相会。这是第10阴影的技能——它欺骗你,让你追逐着自己映照出的影子,把你追寻真实自性的这段旅程,化为一张困住你的网。

当代西方世界,随处可见自我偏执。人们沉迷于自己如何感觉与看待自己穿着什么、拥有什么、住在哪里。只要你依旧只关注自己,就无法看见周围一切,也就产生了困境。唯有认清自己的自我偏执,你才能有所超越,这也是为什么这个阴影会是「必要之恶:。每一趟由自我偏执开启的内在之旅,都会切切实实变成没有终点的迷宫。就算给自我偏执披上「灵性探索」的外衣,那终究会化为陷阱。事实上,许多活在当代西方世界中的人,他们对于真理的灵性追求,从很多方面来说,也不过只是被这强大的自我偏执给勾引住了。这样的追寻之路,相当轻易就让你很难实在地活出自己。你越是想要找到自己的真实特性,你的真我就更是转瞬即逝。

但所有的循环路径终究会被突破。那些循踏着自我认知之路(传统中国易经将第十卦名为「(天泽)履」)的人,一旦能够了解到「自己所探寻的无法被找到」,就能脱离单调无谓的路径模式。当你真切如实地在自性的迷宫小径里迷失时,自我知识的真相便自然而然显现。没有谁能断言这样的启示会在何时明朗化,毕竟每个人的情况各有不同,但这种真实揭露绝对无法作假。来自第10阴影的真实启示,必然会导向第10天赋的自然(Naturalness),而创造性的爆发也将随之出现。

压抑天性—自我否定

自我偏执这个第10阴影的内向本质,会完全否定自己。这种自我偏执的逆转能量化为全然的离心力,将所有的心力投注在除了自己之外的一切人事物上。这些人的人生只为别人而活,也只能透过他人而活。但这样的牺牲缺乏正向性,也无法为进化带来助益。以全然的妥协所建构的生活,让这些人自我否认,宛若强尸般存在于集体之中。虽然这说汰听起来很令人震惊,但世界上有一大群人就是如此这般地活着——不带丝毫真切的自爱,体内也缺乏真正的核心。这些人全是伟大的世界宗教的主要目标。对自我的否认使他们无法明辨内在的神性,他们便转而认为「对外投射一个外在权威还比较简单轻松」。

反动天性—自恋

当自我偏执的力量透过反动天性向外表露,就化为真正的自狂,并将其他的一切全数排除。正如压抑天性会否认自己的存在,反动天性则会否认其他人的存在。这些人本质上活得极其自我中心。他们内在的恐惧以愤怒的形式存在——大体上,他们将「害怕丧失自我特性」的恐惧投射向他人与社会。这种人无法为了任何人放弃自己的任何部分。他们活在妄想中,多疑地认为这个世界或其他人,会毫无缘由地夺取他们的自由权利。第10阴影的反动本质认为情感关系非常难搞,毕竟他们基本上忙着和自己谈恋爱,但那个恋爱对象也并非他们的真实自性。真实的自性其实到处都有、也什么都是,因为自性的本质就是「爱」。只是,如果要理解这样的概念,就必须得放下「个人身份」这个好像能带来安全感的幻象。

第10天赋——自然

活出自己的神话

自然这个天赋之礼,就存在于每一个人的体内。这是你的存有中心,唯有透过它,你才能展现自己创造性的独特。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透过第10基因天命的频率而展开的旅程。活出自然本性,就是要做自己。我们全都在试著成为自己,但我们大部分的人却都被其他人给制约,无法真切活出本色。从我们开始发展复杂的新皮质起,这种模式在人类历史上处处可见。当头脑准备要自省时,就诞生了「我是谁?」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出现之前,人类的确活在自然的状态下,但那时候的人们也还是动物王国的一员,尚未完全进化到智人阶段。纵然如此,我们要如何透过动物王国自然的寻常状态,来学习第10天赋这件事仍然相当有意思。

人类的生命之旅不但独特,也和其他动物有明显的差别。因为我们拥有一颗能够看清自身的心智头脑,就得试着解开因而产生的谜团。 「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必须先被解决,如此一来,「自然」的天赋才能重新被理解与实现。第10天赋存在着许多似是而非的悖论——而最大的悖论是:只要持续认为你是某人,就无法成为自己;但你仍得动身去找寻这个所谓的「某人」,借以了解那根本不存在!在「我是谁?」这个简单小问题里藏有太多矛盾的张力,而因应你的身份定位所释放出的矛盾紧张,就是第10天赋的精髓。第10 基因的自然天赋只在自我偏执消耗殆尽后才会现身。这趟进入你独特本质的旅程的第一个伟大示现是:没有哪一种标签能够定义你。一旦你理解到你名字不是你,你的行动、感觉、想法或理念也全都不是你时,你就会晓得人类的本性远超过你所能猜测的一切。

在第10天赋层次的频率,透过你的自身存有,释放大量能量流入你的生活,而定义「你之所以为你」的所有尝试则全数开始平息沉淀。这种能量通常显化为热情中带有俏皮感的创造力。你会丧失所谓的身份感,同时开始感受到自己身处于更广大的脉络环境。自然的天赋无法透过练习而得,也不能被复制或系统化。只有当内在的自由与宽阔感受扬升时,这个天赋才会现身。而你生活的纡缓、放松感受,会倾向依循一种似乎举世通用的古老原型程序而增加。如同我们所知,被心理学家荣格称之为「个体化(individuation)」的过程,是以「我是谁?」为始展开。这个问题也可能以像是「我因何而诞生于此?」、「为什么我要做这个?」等不同模样出现,发动内在的质疑程序,来探索你的生命目的与意义。

让你变得更符合自然本性的第二阶段,将会是深沉的内在质问与探求,这时期在某种程度上,你会把自己从过往的责任中抽离,多腾出一些时间和空间去理解自己的本质。对大多数人而言,这阶段会持续颇久,且此时多数人变得深陷于自我偏执的低频,沉迷在对自我认知的无止尽追寻。然而,在你理解到「尝试寻找显然无法定义的东西」根本是徒劳之举时,便会放下所有的追寻,届时,这个阶段也自然就会崩解。这个领悟,标记了你生命的一个重大变革点,也象征你的自我偏执将被解放。要你放掉所有可以拿来定义自己及寻求安全感的概念与技术,可能会是个严峻的挑战时刻。幸运的是,第三阶段会迅速统合,让你和存有变得完整合一,接着你就会进入全新的维度,并活得越来越放松。这个第四阶段宛如重生,就好像你这辈子第一次将那确实存于内在的真实外化而现。这是一段充满强烈喜乐与目标的时光,当你找到放松感受,就得以重新感受那真实的本性。

这个转变成自己的过程,在最后这个第五阶段,属于你的个体差异化本我将会绽放示现。就好像你达到自己的神话高峰,一直潜藏在体内的最高原则,会为这个世界带来全然新鲜的事物。你的内在存有将化为对于当前规范的挑战,因为你的真实本性总是在进化的前端被发现。无论这个想法可能为何,都代表了个人蕴含的真实美好在世上得以展现。

这个运作,自始至终都和我们DNA里隐含的化学通路有关。名为21组密码子环的这些基因网路蕴藏着许多神秘。第10基因隶属于人性之环这组化学族科,当中包括第10、17、21、25、38及第51基因天命。身为最复杂的密码子群之一,这个化学族科握有连结着所有文化中那些伟大神话故事线的钥匙。这六个基因天命概括了所有「让人得以是人」的神话元素。负伤出发(25),必须和自己的阴影对战(38),克服头脑所加诸的限制(17),放下想要掌控生命的需求(21),接着找到真实本我(10),好让自己觉醒(51)。你可以从这个意义深远的组合看见:我们人类是如何被这出如此基本的戏码给深深串接在一起。那里头有着伟大的美好等待发掘,当你找到时,你终能理解到:自然是一切事物中最为简单的。只要你决定不再与生命争辩,那一瞬间,它就单纯存在于你之中。

第10悉地——存在

神性的懒散

当差异化的本我得以透过第10天赋显化出最佳表现时,终极的惊喜将会发生。转变成自己的这个过程,还有一个第六阶段,会为整个自我认知的概念带来完结。广义而言,你会重回到提出「我是谁?」这个命定问题之前的状态。第六阶段即是「存在(Being)」这个第10悉地。当第10悉地发生在某人身上,对他来说,甚至进化本身也将告一段落。在第10悉地里,差异化本我会自发性地消融在第三阶段更高端的镜射中,追寻自我认知的思维构想将被终结。事实上,在这个悉地层次里头,包括本我、非我、心智、形式、目标和意义,所有的一切都会消解。唯一能提示「第10基因悉地蕴含的本质是什么?」的只有一个字,就是「存在」。在众多神秘传统的表现上,这有时候被称之为「我是(I AM)」的意识,不过「我」字在使用上可能产生误导。在第10悉地里,「我」是没有意义的——第10悉地仅仅是「存在」这样的纯然意识而已。

第10悉地注定会被那些无法好好领会其本意的人所误解。伴随第10悉地的编程伙伴第15悉地「繁盛兴旺(Florescence)」,激发了一种历史久远的巨大玄学悖论。这个悖论透过佛教的特有现象而完整展现——那即是「阿罗汉(arhats)」及「菩萨(bodhisattvas)」这两种顿悟或自我理解的最高境界形象显化。撇开佛教可观的繁重教条不谈,这两种人类的完美展现,可以理解成「存在(being)」与「转化(becoming)」两种独立的意涵。阿罗汉是第 10悉地中纯然的「存在」象征——那是一种「进化」不复存在、也不再要紧的状态。对阿罗汉来说,一旦获得顿悟,整个宇宙也同样酝酬灌顶,所以就没有任何东西还需要被完成。而菩萨则是第15悉地的状态,生命不会有终点,也就是说,那是一种持续开花的进化姿态。因而菩萨慎重立誓,延后自身顿悟得道的时机,并透过引导他人获得解脱的形式,全力协助「进化」的完备。

阿罗汉和菩萨这两种人类的完美神采,在神秘的轮回中带来大量的困惑与混乱。印度最古老的灵性流派「吠檀多不二论(AdvaitaVedarita)」传统,是「存在」之道的有力代表。透过第10悉地,卓越的机敏及与生命本身有关的愉悦幽默于焉而生。透过第10悉地所经验的生活,能将凡人看重的一切事物,简化为游戏或幻象。对阿罗汉来说,生命并无意义,时间则是幻象,所以进化本身不过是场游戏。但是,对那些未获启蒙的人来说,这种观点往往被视为自私,还会威胁到他们对于成长进步的现有认同,因而,支持菩萨一派的人大多对阿罗汉避之惟恐不及。于是,顿悟成了政治化的流动!对那些未达悉地境界的人来说,阿罗汉与菩萨似乎完全相反,但对能显化悉地存有的人来说,这两种极性是能同时被经验的。两者间的唯一差别,仅是人们用了何种语汇来阐述自己的经历或启发罢了。阿罗汉在这世上没有什么可做的,而菩萨则带有深度聚焦于度化众生的使命。

第10悉地,是意识透过人类这种形体所展现出的美好。那些人的觉醒囊括了一切的实有。来自第10基因天命那强烈的个人专注,终能突破在形式层次的身份区别,进而体验到「万物皆自性」,伴随如液体般的爱,本我因而流通于五花八门的方方面面之中。你可以清楚看见,来自第10悉地的讯息有多容易被误解——特别在今日世界,我们每个人都被要求都得投入更多的心力来促成所谓的进化。第10悉地提醒我们:这一切不过是场游戏,是一种消遣,是一出戏剧,在这之中,就连我们最崇高的野望也终究毫无意义。显然,如果每个人都采取这种观点,则进化本身就会停止运行,毕竟这种主张代表了进化已告终结。第10悉地见证了进化游戏的美好,但除了带来破坏,别无选择。 「存在」破坏一切——存在只认可「当下的奇迹」,其他一概不具意义。

对于已经进入第10悉地的人来说,存在与转化的两极性已合而为一。这两者的启示真相,既存在于「存有」的真实本质中,也同时见证了形式那充满活力的能量流,透过演化而转化得愈益复杂。每个人的外显天命,都是由各自体内链结自遗传的基础基因天命所控制。而这个重要的悉地,则决定了独特的启蒙顿悟会透过什么样的语言与风格显现。这或许有点难以理解,也可能略带悲伤,因为第10悉地长久以来,已被玄学家批评得一无是处。当权者不想让大众坐着不动,任凭自己在「存有的神性懒散」中虚掷光阴。阿罗汉的闲适日子于是被替代。进化论者的观点才是时下受喜爱的主流。现代人对「进步」相当迷恋——好像我们借此就能掌控整个物种的发展方向。身处危机四伏的时代里,好比你我现正经历的这个时期,「存在」似乎被视为无所事事。好像若要在未来几世纪中继续存活,就非得做些什么不可。

对于活出第10悉地的人来说,真的毋须做任何事,因为没有什么需要处理,又何必为了未来而大惊小怪瞎忙呢?「存在」是形式中意识的本质,没有议程清单或是方向。存在就只是存在。这个简单的状态中所蕴藏的力量,超越了一切的领悟与理解,第10悉地就是沉睡在人类染色体组内的巨人。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比存在本身更有力。我们都该好好记住:存在的本性就藏在世上一切的戏码及我们个人的生活之中。就各自好好在这至高无上的存在状态中休息吧,于此同时,「进化」这伟大的探险任务,则相当有可能该由未来的人类来主导、处理。


  1. narcissism 这个字源自希腊神话中的纳西瑟斯,传说中这名河神所生的美男子因为看见池水中的倒影而爱上了自己,无法从池边离开的他死后便化为水仙」并与「自恋」画上等号。 ↩︎